我州“七个突出” 推进脱贫攻坚冲刺90天
为按时高质量打赢全州脱贫攻坚战,我州采取“七个突出”措施,明确牵头领导和工作专班,层层压实工作责任,奋力冲刺最后90天,确保如期交出满意答卷。
突出“督”“战”一体化。研究制定《统筹开展挂牌督战工作方案》,统筹整合督战力量,设立督战联络员,明确督战时间,优化督战方式,按照晴隆、望谟两个未摘帽县,贞丰、普安、册亨已摘帽但仍有贫困人口县,兴义、兴仁、安龙、义龙贫困人口已“清零”县(市、新区)3个类型分别进行督战,全面提高督战质效。新增督战我州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系列工作方案落实情况,全面完善督战内容,明确定期调度、问题沟通、报告通报机制,全面完善督战机制,进一步强化督战要求。
突出地方(部门)双责任。研究制定《“两本账”工作方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第三方评估标准和各级扶贫成效考核“三精准”“三落实”考核内容,为进一步压实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的主体责任,特别是“一把手”责任,开展地方和行业主管部门“两本账”,各县(市、新区)建立县级问题整改台账,由州脱贫攻坚指挥部整合各县(市、新区)整体台账,形成全州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台账和州直各部门问题排查整改台账,按照问题分类推送至州直各相关单位(部门),确保“两本账”统一,加强过程管理,实行统一销账。
突出政策落实和群众明白。研究制定《做好明白卡张贴的工作方案》。对全州12.25万户建档立卡农户(含已脱贫户、未脱贫户,易地扶贫搬迁户中5.18万户建档立卡农户除外)张贴“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保障”明白栏实现全覆盖,全州74510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张贴易地扶贫搬迁明白栏实现全覆盖。按照省有关规定和“八个统一”要求,晴隆县、望谟县4月30日前完成明白栏张贴,其他县(市、新区)5月31日前完成明白栏张贴。
突出产销对接价格保障机制。研究制定《农产品产销对接及利益联结攻坚方案》,在实现特色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质量有保障、加工转换率有提升的基础上,全面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政府(平台)+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实现贫困户全员参与,建立州县乡村四级产销联动攻坚机制,实现我州农产品“产得出、销得掉、价格好”,确保不滞销。通过以销促产,推动产业集群成链融合发展,实现生产有保障、销售有渠道、企业有效益、农民有增收,切实提高产业扶贫产销效率和效益,带动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同时,完善农产品销售保障机制,设立农产品销售救助保障金,用于发生农产品销售受阻等紧急情况时,对相关生鲜易腐农产品实行应急处置和临时救助,保障生产销售主体基本收益;紧紧抓住“四险一金”保障机制,创新对农产品实行增收价格保底、灾害损失补偿、产业结构调整保险保障,确保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产增收。
突出稳岗就业新机制。研究制定《严防贫困劳动力返乡减收攻坚方案》。为防范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外出务工人员可能返乡减收致贫的情况发生,通过加强与宁波市等地劳务协作促进稳岗就业,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州外稳岗就业,力争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州外稳岗就业。通过就近就地积极收集和开发州内就业岗位,聚焦一二三产及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创造3万个就业岗位,兜底开发2万个公共服务就业岗位,确保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有业可就。
突出民政兜底新保障。研究制定《兜底保障工作攻坚方案》,对全州25.26万现有保障对象和3.59万剩余贫困人口全面开展核查,符合兜底保障政策的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完善低保、特困人员、孤儿等民政救助保障对象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据信息定期比对机制,州级每季度至少比对一次,县级每月至少比对一次,其中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兜底保障,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应退尽退”,确保符合兜底保障政策的对象“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应兜尽兜”,编密织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网。
突出打赢“脱、稳、防”三大战役。研究制定《脱稳防攻坚方案》,以开展脱贫攻坚“四逐四准”“两补”工作为抓手,突出打好全州3.59万剩余未脱贫人口脱贫攻坚战、71.28万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保卫战、2.38万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致贫阻击战,持续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收入达标,重点聚焦“一查”“四保”“四逐四准”“一兜”“两促”“三落实”,对有剩余贫困人口的乡镇和行政村、所有剩余贫困户、产业结构调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等挂牌督战,实行动态管理、实时监测,通过精准预防返贫致贫,从源头上撑起“防贫伞”,筑牢“防贫堤”。(龙启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